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物聯網百科
- 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的意見發表日期:2014-06-10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5444次
農市發[2013]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農機、畜牧、獸醫、農墾、鄉鎮企業、漁業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部機關有關司局、部直屬事業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及《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3號)要求,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準確把握新時期推進農業信息化的重要意義
(一)推進農業信息化是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提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以信息化支撐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高瞻遠矚。經濟全球化的現實表明,信息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已經成為資源配置的有效途徑,信息化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四化同步”的發展戰略,為全國上下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和任務。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必須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
(二)推進農業信息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現實選擇。發展現代農業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也是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所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不斷加深,現代農業發展面臨著資源、環境、市場等多重約束。大力發展農業信息化,推動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標準化、智能化、集約化、產業化和組織化水平,努力提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經營管理效率,是我國農業突破約束、實現產業升級的根本出路。
(三)推進農業信息化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當前,農業農村信息服務基礎薄弱,農民信息獲取能力差、信息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成為制約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大力發展農業信息化,加快建立低成本、多樣化、廣覆蓋的“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和有利于農產品順暢銷售的電子商務體系,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及時有效、適用性強的政策法規、生產技術、市場流通等信息服務,是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綜合勞動技能和市場營銷能力,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有效途徑。
(四)推進農業信息化是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的城鄉二元結構仍然十分突出,城鄉數字鴻溝、信息孤島仍然普遍存在。大力發展農業信息化,全面提升農業綜合信息服務能力,努力提高農村經濟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不斷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產經營和文化生活的信息需求,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農民群眾公平地分享現代化發展成果,是不斷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客觀要求。
二、理清思路,明確推進農業信息化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和基本原則
(五)指導思想。按照黨的十八大“四化同步”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兩個持續提高”目標,強化頂層設計和應用示范,著力提高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水平,深入推進農業電子政務和信息惠農服務,促進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相融合、與農民生產生活相融合,全面支撐現代農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
(六)戰略目標。以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水平為目標,推動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引領農業產業升級;以促進農業經營網絡化為目標,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促進農產品產銷銜接;以實現農業行政管理高效透明為目標,推動“三農”管理方式創新,切實提升農業部門行政效能;以提供靈活便捷的信息服務為目標,構建農業綜合信息服務體系,拓寬信息服務領域,提升農民信息獲取能力。力爭用五年時間,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進一步夯實,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融合、與農民生產生活融合更加深入,農業部門行政效能明顯提升,“三農”綜合信息服務體系更加健全,農民獲取信息能力顯著增強。
(七)基本原則。一是堅持政府引導。強化頂層設計,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政策支持、項目帶動、典型示范等手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二是堅持需求拉動。切實以產業發展和業務需求為導向,大力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機制。三是堅持突出重點。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優先解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和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四是堅持統籌協同。建立高效協調的工作機制,統籌利用各類資源,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業務工作協作協同,保障農業信息化健康持續發展。
三、明確重點,著力解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
(八)大力推進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針對當前農業資源利用率低、農業生產經營效率不高等問題,重點推進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3S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農業智能裝備在農業生產經營領域應用,引導規模生產經營主體在設施園藝、畜禽水產養殖、農產品產銷銜接、農機作業服務等方面,探索信息技術應用模式及推進路徑,加快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九)著力強化市場信息服務能力。針對農產品滯銷賣難、市場價格異常波動頻繁等問題,完善農產品監測預警平臺體系,優化市場信息采集手段,推動信息發布機制創新,提升市場價格監測預警、價格調控及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效率;建設完善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國際市場價格及產業損害等監測預警系統,實現農產品進出口決策科學化,提高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競爭力。
(十)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信息化水平。加強農業適用信息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強化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重點在農業生產環境和動植物生理感知、農業生產過程智能控制、農業智能裝備及良種繁育信息化等領域取得明顯突破。推進農業科研手段信息化,提高農業科研創新效率。推進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在農技推廣服務中的應用,加快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提高農技推廣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十一)加快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手段。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建設,開發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統。探索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農產品產地準出、包裝標識、索證索票等監管機制。加快建設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監管、預警信息系統,實行分區監控、上下聯動。積極推進農資監管信息化,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盡快建立農作物種子監管追溯系統,加快推進農機安全監理信息化建設,提高農資監管能力和水平。
(十二)持續提升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能力。針對我國動物疫病病種多、病原復雜、防治形勢嚴峻,農作物生物災害發生頻繁、危害嚴重、損失巨大等問題,建設國家動植物疫病信息數據庫體系、全國突發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指揮調度平臺和動物衛生監管平臺,提升我國動植物疫病監測、預警、預防控制、應急管理、信息傳輸和災情發布等方面信息化水平,完善動植物疫病防控網絡和應急處理機制,促進動植物防疫體系建設,增強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能力。
(十三)顯著提高農村經營管理水平。針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和土地承包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重點建設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土地確權登記管理服務、耕地流轉管理服務、土地糾紛仲裁服務、農民負擔監管等平臺或信息系統,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強化對農村耕地、草地等各類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規范經營權流轉程序,提升糾紛仲裁效率,切實保障農民財產權利,有效防范和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十四)積極探索農業電子商務。積極開展電子商務試點,探索農產品電子商務運行模式和相關支持政策,逐步建立健全農產品電子商務標準規范體系,培育一批農業電子商務平臺。鼓勵和引導大型電商企業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業務,支持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在線交易,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完善農村物流、金融、倉儲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逐步創建最快速度、最短距離、最少環節的新型農產品流通方式。
(十五)切實提升農業生產指揮調度能力。建設上下協同、運轉高效、調度靈敏的國家農業綜合指揮調度平臺,進一步推動種植業、畜牧獸醫、漁業、農機、農墾、鄉企、農產品及投入品質量監管等領域生產調度、行政執法及應急指揮等信息系統開發和建設,全面提升各級農業部門行業監管能力。完善農業行政審批服務平臺,推進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在線辦理,建立和完善農藥、肥料、獸藥、種子、飼料等農業投入品行政審批管理數據庫,逐步實現農業部內各環節、各級農業部門間行政審批的業務協同,提高為涉農企業、農民群眾服務的水平。進一步加強辦公自動化建設,推進視頻會議系統延伸至縣級農業部門,加快推進電子文件管理信息化。
(十六)進一步強化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建設國家農業云計算中心,構建基于空間地理信息的國家耕地、草原和可養水面數量、質量、權屬等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基礎信息數據庫體系;強化農業行業發展和監管信息資源的采集、整理及開發利用;重視物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應用產生的農業生產環境及動植物本體感知數據的采集、積累及挖掘;注重開發利用信息服務過程中的農民需求數據,及時發現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動向和苗頭性問題;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積極開展區域性、專業性涉農信息資源建設,不斷健全農業信息資源建設體系,豐富信息資源內容。
(十七)全面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優勢資源,統籌各類項目和資金,集成組裝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應用示范,全面推進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探索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融合的路徑、模式與經驗,推動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率先實現信息化。
四、強化措施,保障農業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
(十八)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部門要將推進農業信息化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舉措,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牢固樹立信息化引領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觀念,切實將推進農業信息化列入重要工作議程,將信息化貫穿于農業部門履行職責任務的全過程,貫穿于現代農業建設的全過程,貫穿于為“三農”服務的全過程。農業部成立農業信息化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農業信息化工作,研究重大問題,審定信息化專項規劃和重大工程。在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下,各司局要強化信息化工作分工與協作,市場與經濟信息司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并負責信息化工作的綜合協調和業務統籌,牽頭研究制定農業部信息化發展戰略和規劃,協調重大工程項目,負責推進信息化基礎工作。行業司局負責行業信息化工作,并依托現有資源推進相關信息化建設。發展計劃司和財務司負責協調規劃報批和資金籌措,積極落實相關項目和資金。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相應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
(十九)強化頂層設計。農業部組建農業信息化專家委員會,研究審議農業信息化發展戰略,為頂層設計提供咨詢服務。加強重大工程前期工作,集中精力做好各行業、各系統信息化建設需求調研與業務分析,以智慧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和金農工程等為重點,加快推進項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各級農業部門要按照《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總體要求,圍繞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心任務和“三農”發展的突出問題,結合當地實際,組織專門力量開展農業信息化發展戰略研究,在全面開展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抓緊編制本地區、本行業發展信息化建設規劃,謀劃一批切實可行的信息化項目,并積極推動立項實施。全面組織開展農業信息化評價工作,科學測度信息化水平與績效,促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二十)完善信息服務體系。建立健全農業綜合信息服務體系,著力強化鄉、村農業信息服務站(點)建設,探索設置鄉鎮綜合信息服務站和農業綜合信息員崗位;加強村級農村信息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鄉村信息員貼近農村、了解農業的優勢,有針對性地滿足農民信息需求。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鄉村信息站點建設,探索建立可持續運行機制。全面提升農業綜合信息服務能力和水平,逐步構建以12316熱線為紐帶,農業專家和信息資源為依托,村有信息點、鄉有信息站、縣有服務中心、省有云服務平臺的國家“三農”綜合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國語音平臺體系、信息資源體系、專家隊伍體系和門戶網站體系;探索將農技推廣、獸醫、農產品質監、農業綜合執法、農村三資管理、村務公開等與農民生產生活及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業管理系統植入12316服務體系;推廣12316虛擬信息服務系統進駐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有效滿足其對外加強信息交流、對內強化成員管理需求。
(二十一)推動試驗示范。各級農業部門以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為目標,采取多種措施,鼓勵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積極示范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著力探索信息化發展模式和可持續發展機制,打造一批農業信息化發展典型。農業部組織開展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認定工作和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作,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帶動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信息化水平整體提升。
(二十二)重視標準與安全。加強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標準應用和實施,夯實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基礎。加強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網絡和信息系統的防攻擊、防篡改、防癱瘓、防竊密能力,加強網絡和信息系統監管,提高風險隱患發現、監測預警和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切實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和農業產業安全。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實現信息化發展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二十三)培育創新體系。加強農業信息化學科體系建設,鼓勵建立科技創新和研發應用基地,利用農業行業科研專項加強信息化創新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農業部信息中心、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及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信息化評價中心和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打造國家級信息化科研、應用創新基地,培養科研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市場信息體系建設,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強化工作力量。加強各級農業部門信息中心條件建設,更好地為農業行政管理及信息化推進提供技術和服務支撐。充分利用各類培訓資源,強化對農業行政管理人員、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農村信息員及農民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應用主體的信息素養。
(二十四)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機制,逐步形成穩定的信息化投資渠道。充分利用現有各類資金渠道開展行業信息化建設,逐步提高農業基本建設投資、財政專項及農業行業科研專項中的信息化投入比例。積極爭取發展改革部門支持,不斷提高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投入保障水平。積極爭取財政部門支持,設立信息化專項工作經費,確保信息化推進工作正常開展,確保利用金農工程等項目建成的各類信息系統穩定運行。建立健全信息化工程項目和資金統籌機制,切實避免重復投入,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充分調動電信運營商、IT及涉農企業、科研院校等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形成政府引導下的投資主體多元化、運行維護市場化,合力推進農業信息化的良好局面。
托普農業物聯網:http://www.215215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