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現代農業發展的內涵與特征:四種模式五點啟示發表日期:2021-01-22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14447次
一、 龍頭企業帶動型
所謂龍頭企業帶動型的模式,是指由龍頭企業作為現代農業開發和經營主體,本著“自愿、有償、規范、有序”的原則,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組織形式,圍繞一個產業或產品,實行生產資料供應、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并通過向農民租賃土地使用權,將大量分散在千家萬戶農民的土地納入到企業的經營開發活動中,形成龍頭連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商品化、規模化生產經營格局。這種由龍頭企業建立生產基地,在基地進行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和產業化開發,將企業與農戶和市場整合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行模式,稱為龍頭企業帶動型的現代農業模式。
廣東省溫氏集團從1986年開始與農戶合作,開創了“公司+農戶”產業化經營的先河,逐步建立了農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產業化經營體系,確保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經濟效益。這種運行模式對農民的土地,勞動力和公司的市場、資金、管理經驗和技術等生產要素進行了有機整合,從而實現公司與農戶的優勢互補、資源互補,并形成了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最終實現共贏。在溫氏集團發展過程中,經過農戶與公司合作雙方多次博弈,形成了能夠節約交易費用的合作機制,公司與農戶之間已經突破一般的經濟合同關系。在“公司+農戶”經營方式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利益機制的安排。溫氏集團通過與各個利益主體建立的牢固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妥善處理和協調了各種利益關系。這些利益關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譽基礎上的平等的市場交易關系。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經營模式,在發展養雞產業時,從雞苗的供應到銷售的鏈條的核心技術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證肉雞食品安全和質量的同時,讓農戶得到穩定的收入,從而使得合作能長期穩定地進行,并能夠連年滾動式地擴張。溫氏集團在處理和農戶的利益關系時,始終把農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在市場風險出現時,以公司綜合經營的收益來保證農戶的利益。例如,溫氏集團承諾按保護價收購農戶養殖的活雞,由于農戶所用的飼料和技術服務都是由公司提供,而且按掛帳方式進行,農戶的飼養成本比較容易控制,在保護價高于成本的情況下,公司仍按保護價回購,實際上穩定了農戶利益。此外,為穩定保護價政策,平抑可能出現的購銷倒掛所產生的虧損,溫氏集團還開展了多種經營,建立風險基金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場風險。由于成功地運用了“公司+農戶”的經營方式,溫氏集團正確處理了公司和農戶間的利益關系,讓農民真正感受到實惠,保持了該集團增長的持久不斷活力。
近10年來,溫氏集團始終保持著30%以上的發展速度。截至2007年,公司養殖規模達到了上市肉雞5.3億只,肉豬182萬頭,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肉雞(豬)飼養集團。溫氏集團還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川、重慶、河南、河北、云南等省市建立了80多家集種苗生產、飼料供給、技術服務、農戶養殖、產品銷售等環節為一體的養殖公司,企業職工人數達到2萬余人,合作農戶3.65萬戶,銷售收入超一百億元。至2007年,溫氏集團在全國20個省、市、區開辦了100多家一體化養殖公司,市場網絡遍及華南、華中、華東、西南等幾大區域,該公司營業額已經超過1百億元人民幣;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溫氏集團旗下聯結的農戶超過3萬戶,直接為農民創造利潤11.35億元,戶均獲利31000元。如今,溫氏集團位于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之首,已成功跨入百億元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行列。
二、公司農戶帶動型
所謂農戶公司帶動型的運行模式,是指一種以農戶家庭經營為主體,以獨戶聯戶、合作經營為基礎,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多種經營為手段,依法注冊登記,有固定經營場所的經濟主體(稱之為農戶公司),通過農戶公司將分散經營的農戶聯合起來,利用本地資源,吸收農業勞動力就業,帶動農民從事手工制作、特色加工、產業開發、產品經營、中介服務、市場銷售等生產經營活動,拓廣農民的就業渠道,推進農業發展、促進農民致富和產業發展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長子縣地處山西省東南部,全縣共有12個鄉鎮,34.6萬人口,8萬多農戶,農村人口30萬,占全縣總人口的86.7%。全縣國土總面積1029平方公里,耕地67.83萬畝,人均耕地1.9畝,水澆地面積16.3萬畝,人均水地0.5畝。近些年來,長子縣從本地實際出發,立足長子縣財力不足、基礎落后、區位優勢不明顯、發展大企業難度大的實際,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為出發點,從增強農民市場意識,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培育農民市場主體地位著手,采取農民自辦、在外務工人員回鄉領辦、聘請能人幫辦、整合資源合辦等多種形式,積極鼓勵扶持農民創辦各類經濟實體,發展農戶公司經濟,組織動員廣大農民探索市場,走向市場。在農村,絕大多數農民的資金有限。農戶公司規模較小,所需起步資金不大,三五戶或為數不多的農戶單辦或參股合辦就能完成,同時農戶又可根據自己的意愿選定投資方向,具有參與投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將農村大量的閑置資金、技術、勞力等資源有效集中起來,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據長子縣統計局初步統計,到2007年12月底為止,長子縣農戶公司已發展到500多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達133個,從業人員總數達到17000多人,農民在農戶公司的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2.7億元,企業涉及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貯藏、中介服務、產品銷售、工業加工制造、商業流通、建筑建材、交通運輸、文化演藝等10多個行業。2007年,該縣此類經濟組織銷售收入達到6億多元,占到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5%,農民從中得到的收入占到長子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9%,以農戶為主體創辦的公司,不僅為農民增加了家庭收入,積累了農民原始資本,也為廣大農民增收拓寬了就業渠道和就業門路。農戶公司已成為長子縣農民增收的亮點,成為長子縣縣城經濟的一大特色。
三、農牧結合型
所謂農牧結合型的模式,是指在農牧經濟為主的地區,實行將畜牧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積極發展種植業和飼料產業,兼顧發展其他產業,在此基礎上通過發展規模化養殖基地,實現農牧戶、基地、企業的良好對接,并依靠組建各類專業協會和中介組織,加強市場建設,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從而全面提高農牧業生產標準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迅速形成高效農牧業產業化經營格局,實現農牧業跨越發展的運行模式。農牧結合型運行模式特點是集種、養、加工、銷售為一體,為養而種、以種促養,以養增收,在此基礎上不斷調整和完善農牧業經濟結構。這種模式以加快農牧業經濟發展速度,增加農牧民收入為目標,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起來,從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鄂爾多斯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東、南、西分別與山西、陜西、寧夏相鄰,總面積 8.7萬平方公里,總人 口135.9萬人,境內有毛烏素和庫布大沙漠,占總面積的40%,屬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為此,鄂爾多斯市從實際出發,壓縮轉移傳統的農牧業布局,實現規模化經營,改變過去分散發展農業的狀況,最大限度地發揮農牧業生產的比較優勢,在地域空間上高度集聚,為現代農牧業發展創造出良好的條件。“十五”以來,市委、政府抓住國家重視“三農”工作和地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的歷史機遇,大力突出主導產業,確立了建設“畜牧業強市”的目標,積極調整農牧業經濟結構,為養而種、以種促養,以養增收。在中央支農富民政策的積極引導下,鄂爾多斯市更多的農牧民觀念發生了轉變。通過幾年的努力,農牧業發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畜牧業迅速成為了農牧區經濟的主導產業。另一方面,農牧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加快了種養結構的調整步伐,在有效增加農牧民收入的同時,極大地改善了鄂爾多斯市的生態環境,一批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投身到綠色生態產業當中,農牧民按訂單種植,收入不斷增加,由過去的“要我種”變成了現在的“我要種”。到2007年,全市牲畜頭數由2000年的615萬頭只增加到1351.3萬頭只,牲畜出欄率達到了76.3%,畜牧業占第一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4%,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2453元提高到6213元。形成了生產發展、生活改善、生態恢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多贏局面。目前,全市農牧業產業化已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使鄂爾多斯市農牧民收入與生態效益實現雙贏。
“十五”期末,鄂爾多斯市地區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150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550.1億元,年均增長29.7%,增長率繼續高居全區第一位,比全區快8.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1.2億元,同比增長9.6%。經濟結構繼續優化,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7.5:52.4:40.1。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2453元增加到4601元,年均增長13.4%。在西部145個地級市中,鄂爾多斯市經濟總量進入前15位。另一方面,通過農牧業結構調整,鄂爾多斯市的糧經飼比例由2000年的41:34:25調整為2007年的21:17:62,實現了種養結構的變革;通過推行標準化舍飼養殖,鄂爾多斯市初步實現了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轉變;通過推行“公司+農戶、基地聯農戶、能人帶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鄂爾多斯市規模以上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已經由2000年的43家增加到2008年的72家,初步走上了農畜產品加工的規模擴張之路。以2008年上半年為例,全市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農牧業產業化加工企業就達186家,總資產163.6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85.47億元,完成增加值29.58億元,實現利潤10.02億元,帶動12.86萬戶進入農牧業產業鏈。在農牧業產業中,絨產業、肉產業、林沙產業已成為農牧民穩定而強大的增收產業。鄂爾多斯市還通過就業指導和生態移民、扶貧移民、勞務移民等多種方式,推進了農牧區人口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至2008年底,共轉移出26.3萬農牧民,移民人均收入達到了1.1萬元。
四、城鄉統籌型
所謂城鄉統籌模式,是指在城鄉一體化發展思路帶動下,以高效農業和優勢產業集群為依托,在大力融入工商業資本發展高效農業的基礎上,吸收農業勞動力就業,促進和加快農村各個相關產業發展。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把農業與工業、農村與城市、農民和市民看作是一個有機的、既相互區別又緊密聯系的統一體,通盤考慮、綜合協調,工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通過發展高效農業,帶動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目標。
無錫市地處長江三角洲中部的蘇南地區,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也是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和著名的蘇南模式的發祥地。該市總面積4788平方公里,人口457.8萬。多年來,無錫市圍繞本地農業優勢,重點扶持建設了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示范效應強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高效農業項目,并以此為平臺,強化政府引導和政策傾斜,多渠道籌措資金,引導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為高效農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無錫市政府通過制定扶持政策,引導工商資本加大對農業的基礎設施、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不斷創新投入機制,大力推進“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的建設,推動村企合作,2008年全市有785個村與工商企業結對掛鉤,走以工促農、反哺農業的發展之路,推動無錫農業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帶動無錫農業現代化建設,促進了無錫市高效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通過推動工商資本投入高效農業,無錫市創造了以工促農、反哺農業的新模式,解決了長久以來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資本、技術、機制、人才等瓶頸,大幅提升了農業生產力和綜合效益。現在的無錫農村到處是優質稻米、精細蔬菜、名優茶果和特種養殖等優質農產品基地,區域化、規模化、特色化和專業化現代高效農業產業群初具雛形。
無錫市在統籌城鄉科學發展思路的引領下,結合自身個體工商業發達和資本密集的優勢,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加速城鄉統一進程,使越來越多的農民走上小康之路。合理規劃和體制創新是無錫市農業快速發展的前提,通過工商資本和園區建設的帶動作用,宜南丘陵山區高效茶果林、錫東澄東經濟林木、三沿(沿江、沿湖、沿河)特種水產、城市近郊精細蔬菜、地方名特優水果、環太湖休閑觀光農業等六大現代高效農業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通過推進“一村一品、一村一企”,全市已累計建成農業特色鎮和特色村分別達38個和281個,農業特色村比例達37.8%,建成“四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38家,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達到59%。截止2007年,無錫市市畝均效益超過2000元的高效農業面積達80.6萬畝,占耕地面積的37%。全市農業平均畝產值達到3080元,比江蘇全省平均水平高出972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26元,同比增12.9%,名列江蘇省前茅,無錫市現代農業已經步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五、提供的借鑒和啟示
以上四種模式對于指導我國部分地區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鑒和啟示作用。廣東溫氏集團,從1985年創立以來,至今已實現過百億元的收入,帶動數以萬計的農戶走上了養雞致富的道路。其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通過用全民持股的手段與農民進行股份合作,公司與農戶形成利益共同體,有效地把分散的小農組成社會化的商品生產,很好的解決了農戶與公司的利益關系;在鼓勵農民自主創業建設新農村的背景下,四川長子縣做出了很好的榜樣。通過政策引導和金融支持,使農戶確立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發展意識、創業意識、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在合理地解決了資金積累等問題的基礎上,實現了當地農戶公司的發展和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在資金比較充分而土地資源稀缺的東部地區,無錫市實行城鄉統籌為農業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就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在以高效農業和創新體制為依托,大力融入商業資本的基礎上,促進和加快農村各個相關產業發展,吸收農業剩余勞動力,從而打破城鄉二元分割的局面,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在西部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地區,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獨樹一幟,采取了農牧結合型的現代化發展模式。鄂爾多斯市通過嚴格落實農區禁牧制度、季節性休牧制度、封育制度等制度保障,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調整農牧業生產區域性布局,促進優勢產業集中發展。還堅持用工業化思維指導生態建設,發展林沙資源產業化,變被動治沙為主動治沙,在此基礎上,發展生態建設成為一個帶動經濟發展的產業,不僅促進了農民增收,也實現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下面總結這些成功案例的共同之處,從而為我國其他地區發展現代農業提供參考。
(一)建設現代農業模式的選擇要立足當地實際、因地制宜我國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經濟條件、農業結構、產業特色千差萬別,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差距較大,農業生產的多層次性和不平衡性也十分明顯,因此,在選擇建設現代農業的模式上必須立足當地實際,因地制宜。
在資金較為缺乏,區位優勢不明顯的地區,如山西長子縣,制定優惠政策,扶持和幫助農民創業,用農戶帶動農戶,發展農業經濟,帶動一方致富,從而緩解政府資金壓力,增加農民就業。農戶公司帶動型模式在發展山西長子的現代農業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鄂爾多斯市由于資源極其有限,因此,要在具有優勢的牧業上加大投入,通過農牧結合帶動農業發展。同時發展林沙資源產業化,變被動治沙為主動治沙,將生態農業建設成為一個帶動經濟發展的產業,其發展模式不僅促進了農民增收,也實現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不同地區建設農業現代化模式的成功實踐表明,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發揮適合本地的農業優勢產業,是成功建設現代農業的關鍵。
(二)大力扶持和培育主導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建設現代農業首先要構建扎實的產業支撐,開拓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提高農業專業化和技術水平,夯實現代農業建設的產業基礎。沒有農村產業的發展,沒有農民生活的改善,現代農業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產業化的快速發展能夠為現代農業建設提供各種先進生產要素,不僅體現在物資、資金等有形資本上,更體現在管理方式、組織形式的改進以及各要素間的相互的整合上,使得農業能夠有效的走入符合本地區發展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深化了農業分工,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并通過在產前、產中和產后環節示范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產業集群式的規模效應,加快區域農業經濟發展。
廣東省溫氏集團在發展生產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結構模式。這一模式可概括為以養雞為核心,建立產、供、銷“一條龍”的垂直生產銷售系統,這樣一來使過去獨立于經濟實體之外的相關產業連成一體,在經濟實體內形成一個相生相克的有機循環系統,變單一生產力結構為綜合生產力結構。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產業與產業,行業與行業互為條件,相互依托、共生共長;無錫市通過推進農業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設,以及村企結對、工商資本聯手等形式投資現代農業,壯大了農業主導產業,使之朝規模化、集群化方向發展,走出一條符合實際的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伴隨著“一村一品,一村一企”工程的有序推進,無錫市已初步形成城郊名優水果產業集中區、近郊精細蔬菜產業集中區、惠山陽山水蜜桃產業集中區、環太湖休閑觀光農業集中區等十大優勢農業集中區域。
(三)農業現代化的實現要充分依靠科技的帶動,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使用和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我國農業人口眾多、耕地資源稀缺,導致農業邊際生產率提高有限,再加上制度變革的困難,使得科學技術的應用成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最直接的動力。因此,在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要始終把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放在重要位置。從總體上講,我國應走以土地替代為主、勞動密集型的技術路線,并以機械化資本密集型為輔,具體情況要因地而異。針對我國土地產出率低,農產品質量普遍不高的現狀,各地區應建立和健全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通過各種方式積極推進新技術的應用和新產品的示范和推廣,使科技力量及時融入到基層,帶動廣大農民使用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并輔之以技術指導及相配套的設施,為農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以上四種模式的經驗表明, 依靠科技進步是提高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最有效的有段。例如,溫氏集團以發展高效養殖產業作為集團發展戰略,在從傳統的養殖業走上現代化養殖業的過程中,科學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運用科學技術改造傳統的養雞業,向廣大農民傳播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并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從單純的引進技術發展為農業科技的自主開發,充分發揮科技產業化的威力。除此之外,企業還建立了完善的科技管理機制,成為企業高效運行的重要環節,保證了科研生產一體化和科技經濟的協調發展,使得科學技術成為企業穩步發展的推動力。
(四)把農民視為建設現代農業的主體,不斷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力度,保障農民利益建設現代農業要以農民為主體,不斷更新農民的生產經營理念,使農民沖破傳統的小農經濟和小商品意識的桎梏,樹立以市場價值為取向的新觀念,促進農民經營觀念和生產方式的轉變,通過對農民進行技術和科技素質的培訓,使農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建設現代農業的目標是是全體農民受益,保障農民利益成為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頭等問題。一些地區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單純追求政府的形象和企業利潤,忽視了農民利益,這種發展模式必然是行不通的。通過案例可以看出,四種模式可取之處體現在重視農民上,如溫氏集團在帶動農民致富同時,通過全體農民持股的方式保護農民利益,使農民成為企業的主人;長子縣在給予農民資金、稅收等各項優惠政策,鼓勵和扶持其創業,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等。四種發展模式均以農民增收為根本目的,通過各種運行模式保證了農民享有現代化的成果和收益。
總之, 我國建設現代農業的主體是農民,要立足本地實際,通過各種培訓手段,培養各類新型農民,發揮農民建設現代農業的主體作用,推動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
(五)建設現代農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上述四種發展現代農業的模式說明,走農業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符合中國的國情。我國資源人均占有量較低,在合理開發、有效利用資源基礎上,應該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產出率,實現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的有機結合,才能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
在這方面,鄂爾多斯市堅持開源節約并重原則,積極發展低消耗、高效率的農牧業生產。以耕地和水資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為中心,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關鍵,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能和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為重點,加快推行保護性耕作、精量播種、測土施肥、節水灌溉等措施,大力推廣應用節約型耕作、播種、施肥、施藥、灌溉與旱作農業、集約生態種植養殖、沼氣綜合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等節約型技術,推進節約型、循環農牧業發展。鄂爾多斯市通過出臺一些政策,如嚴格落實農區禁牧制度,牧區、半農半牧區季節性休牧制度,生態工程項目區及移民區的封育制度等,嚴厲打擊亂開、亂墾、亂挖、亂占等破壞草原、農田、山林的違法行為,依法保護了農牧業生態環境和生態資源,同時也創造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2億多中國人民不僅解決了溫飽,而且總體上達到小康并向更高水平邁進。目前,中國傳統農業正在向現代農業轉變。現代農業是農業發展史上的新階段,探討中國現代農業建設的成就和模式,把握現代農業的著力點,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升農業整體競爭力,建設現代農業都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作用。
一、現代農業的內涵與特征
(一)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的特征比較
從生產力的角度來考察,一般把農業的發展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原始農業是指以采集和游牧為基本特征,使用石器工具來從事簡單農事活動的農業。傳統農業是指開始于石器時代末期和鐵器時代初期,并且在發達國家一直延續到18世紀60年代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傳統農業主要有以下特征:在傳統農業中,農民以傳統的直接經驗技術為基礎,使用手工制造的鐵木農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風力進行生產,農業生產社會化程度很低,基本上處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由于粗放式耕作與勞動密集型精耕細作相結合,農業生產效率低下,技術進步緩慢。
與傳統農業相比較,現代農業是指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設施裝備和現代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現代農業是在采用大機器生產的現代工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大體上是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完成的。從總體上看,現代農業主要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第一,現代農業是科技支撐型農業。隨著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現代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和推廣,農業生產中大規模采用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法,使農業生產和經營的科學化程度空前提高。近年來的基因技術、生物工程技術、遙感遙測技術、精準農業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以及激光技術等最新科學技術方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使各國的現代農業生產水平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第二,現代農業是生產領域廣闊的農業。現代農業將由動植物向微生物、農田向草地森林、陸地向海洋、初級農產品生產向食品、生物化工、醫藥、能源等多種產品生產方向拓展。單細胞蛋白、海洋農牧場、生物能源、農副產品綜合和多層次開發、生物反應器等都將成為農業新的生長點和蘊含極大潛力,傳統農業的領域和內涵在拓展,工農業將融入一體,其界限漸趨模糊。
第三,現代農業是以高素質的農民和企業家為經營主體的集約型產業。現代農業產生和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因此,必然要求農業勞動者掌握大量的知識和技能,需要勞動者有較高的現代文化、科技素質和經營管理知識。在大機器生產的基礎上,勞動生產率普遍得到了相當幅度的提高,大量農業勞動力轉移到工業以及涉農工業部門,農業人口和農業勞動力在總人口和總勞動力中所占比重一般都在10-15%。
第四,現代農業是高生產率和高效益的農業。如在實行農業現代化的西方發達國家,農業從業人口不到5%。法美農民人均產糧和產肉分別為我國的50倍和100倍。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頃的荷蘭,農產品出口總值僅次于美國,人均創匯8萬多美元,而大大超過美國。農業生產條件很差的以色列,1991年出口創匯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6%。高生產率和高效益以及工業化社會人們對自然的趨近心理,使現代農業越來越引起社會和投資者的關注。
第五,現代農業是以生產、生態、生息為目標的可持續產業。即在發展農業經濟以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又切實注意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做到農業可持續發展,使經濟增長與環境質量改善實現協調發展。近年來,世界各國在發展現代農業中,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保護,重視土地、肥料、水資源、農藥和動力等生產資源投入的節約和資源利用的高效化,在應用農業科技最新成果的基礎上,探索出“有機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
(二)現代農業的理念和定義
一是創新的理念。創新是現代農業的核心,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是現代農業創新的主體,尤其是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導的農業高新技術正在加速現代農業的建設進程。除農業科技創新之外,現代農業的創新還包括農業管理體制、經營機制、生產方式、營銷方式的創新。
二是市場化的理念。現代農業在生產過程中,投入的生產要素大部分來自外部系統。如農業機械、化肥、農膜、飼料、生物激素等來自工業系統,而生產的產品大部分通過市場出售到其它部門。不僅大部分農產品成為上市的商品,而且進行農業生產所必需的各種生產要素也成為商品,農產品市場和農業生產要素市場空前發達。
三是集約化經營的理念。現代農業本質上是集約農業,農業發達國家在推進集約化經營的實踐中,因要素稟賦的差異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實施資本和技術集約,有的實行勞動和技術集約。
四是適度規模經營的理念。現代農業是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業,客觀上要求投入的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金和管理技術,按一定的比例進行整合,達到最佳比例,產出效益最大。
五是標準化的理念。現代農業是一種標準化農業,農業標準化融技術、經營、管理于一體,把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應用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程序化,已成為商品生產和農業科技推廣的一種有效的形式。農業標準化為現代農業生產的規范化、產業化提供了技術支撐,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我們只能對現代農業的定義作一個簡單概括:所謂現代農業,實質上是指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較高水平的農業生產能力和較強競爭能力的現代產業,它是不斷地引進新的生產要素和先進經營管理方式,用現代科技、現代工業產品和現代組織制度和管理方法來經營的科學化、集約化、市場化、生態化的農業,是保護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農業。
二 我國建設現代農業的運作模式
在中國建設現代農業過程中,由于各地農業生態類型、自然資源條件和社會條件的差異,因而在現代農業的建設和運作上,各地有著不同的探索。下面簡要歸納各地在探索建設現代農業的4種運行模式。
1、外向型創匯農業模式
外向型創匯農業的模式,是指利用沿海地區的區域優勢,采取相應政策扶持龍頭企業,重點發展優質種苗、特色蔬菜、優質花卉、名優水果、優質家禽和特種水產等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農產品生產。生產和加工優質農產品出口,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在發展外向型創匯農業過程中,遼寧省大連市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發揮鄰靠韓國和日本的口岸優勢,立足當地資源,確定了進一步做大水產、畜牧、水果、蔬菜、花卉這五大優勢產業;不斷擴大名優海珍品養殖放養規模,積極推動生態養殖模式,擴大對日本、韓國水產品、蔬菜、肉雞等傳統農產品出口,積極開拓俄羅斯及歐洲市場。從2001年以來,大連市政府已確定每年投入3000萬元用于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2005年全市安排2750萬元給予38家重點龍頭企業貸款貼息。組織金融部門與龍頭企業對接,落實貸款2.6億元。全市29個固定資產在3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龍頭”企業已帶動22萬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提高了農民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到2005年12月底為止,大連市農業增加值完成66.8億元,比2004年增長8%;農業出口交貨值將達到100億元,其中水產品、水果、蔬菜和家禽產品,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40元,比2004年增長6%。
2、龍頭企業帶動型的現代農業開發模式
龍頭企業帶動型的現代農業開發模式,是指由龍頭企業作為現代農業開發和經營主體,本著“自愿、有償、規范、有序”的原則,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組織形式,向農民租賃土地使用權,將大量分散在千家萬戶農民的土地納入到企業的經營開發活動中。這種由龍頭企業建立生產基地,在基地進行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和產業化開發的運行模式,稱為龍頭企業帶動型的現代農業開發模式。
根據我們的調研,超大現代農業集團,作為一家農業科技型民營企業,開創了一條以無公害、有機果蔬產品為主營產品的產業化經營成功之路,創造出獨具特色的運作體系。超大集團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江蘇、山東、遼寧等14個省市區,建立農業生產基地20多個,其中自有基地0.73萬公頃,合作基地1.33萬公頃;生產的綠色農產品暢銷海內外。僅超大集團自營基地便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3萬多人,帶動農戶達2萬多。據統計,2005年超大集團固定資產達近40億元,銷售總額11.7億元,出口創匯5700多萬美元,實現利稅1.7億元,帶動農戶年均增收在1500元左右。
3、農業科技園的運行模式
農業科技園的運行模式,是指由政府、集體經濟組織、民營企業、農戶、外商投資興建,以企業化的方式進行運作,以農業科研、教育和技術推廣單位作為技術依托,引進國內外高新技術和資金、各種設施,集成現有的農業科技成果,對現代農業技術和新品種、新設施進行試驗和示范,形成高效農業園區的開發基地、中試基地、生產基地,以此推動農業綜合開發和現代農業建設的運行模式。
河南許昌市高效農業園區建于1995年,2001年9月被科技部正式批準為首批國家 農業科技園區(試點)。在探索高效農業園區建設過程中,許昌對高效農業園區的運作機制進行創新,歸納總結出“運行公司制、投資業主制、科技承運制、聯結農戶合同制”。在許昌農業科技園內,活躍著400多家農業公司,這些公司通過簽訂單、訂合同、提供良種和技術服務的方式,及時將轉化的科技成果、先進適用的技術滲透到產前、產中、產后,形成了以花卉、蔬菜、中藥材為主的區域特色產業;農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形成了110萬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畜牧業發展步伐加快,形成了4000多個規模養殖專業場、專業戶,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達到了37.4%;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的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從業人員達到32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的11.3%,農民從鄉鎮企業獲得的工資收入占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8%以上。通過政策引導,優化環境,花卉苗木發展勢頭迅猛,鄢陵一個縣面積就達24萬畝,僅此一項年新增加農民收入6億多元。襄城縣建成蔬菜、煙業科技園區10萬畝,直接經濟效益3.3億元,禹州市中藥材面積15萬畝,2005年實現經濟收入2.25億元。
4、山地園藝型農業模式
山地園藝型農業是立體型、多層次、集約化的復合農業,在充分考慮市場條件和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確定適宜當地發展水平產業和項目,引進先進的技術成果與傳統技術組裝配套,待引進技術和品種試驗成熟后,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在當地推廣。這是我國的一些山區在發展水果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實踐上總結出來的山地園藝型農業模式。
北京平谷縣地處燕山南麓,長城腳下,是一個半山區縣,山區、半山區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從1994年開始,平谷建立桃優良品種基地,依托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果所,林果所的專家長期在平谷大桃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為平谷縣引進蟠桃、油桃和白桃系列新品種20余個,推廣優良品種2萬畝,普及實施新技術7項。平谷的大桃產業形成有效的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有7000戶農民通過大桃生產脫貧致富,有150戶農民大桃收入超過5萬元,少數農戶甚至達到十幾萬元,全縣有1000戶農民從事大桃等果品運銷,每戶年收入5000元以上。平谷大桃不僅銷往國內二十多個省市,而且遠銷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俄羅斯等國,大桃銷鮮和加工制品每年創匯1000多萬美元。大桃產業的發展也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15萬畝桃林遍布山區、半山區,使全縣林木覆蓋率達到55.6%。同時,大桃產業的發展有效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平谷縣先后建起了泰華、平樂、華邦等幾家果品深加工企業,年產值達到12000萬元; “百里果品綠色走廊”、“桃花節”、“采摘節”等特色旅游每年吸引100萬游客;圍繞大桃生產、銷售、深加工,平谷縣餐飲、住宿、包裝、運輸、中介組織、電信等服務行業得到發展,解決了1000多人勞動就業,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