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山西:“智慧農業” 讓農民種地更有“范兒”發表日期:2018-05-21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198次在太谷縣山西農谷番茄小鎮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師傅正在對智能溫室大棚的主骨架進行安裝。今年3季度,這個亞洲最大的智能溫室大棚將投入使用。
項目公司總經理張洪介紹:“系統控制有補光系統、供暖系統、通風系統還有遮陽系統,將近10項。通過集成電腦控制形成遠程控制,這個智能溫室大棚是不受外界氣候影響的。”。
麥田里,植保無人機在空中盤旋噴藥;溫室大棚的光線能自動調整;果蔬需要快速生長時光線直射,需要慢生長時則可斜射;掃二維碼就能查到農產品的種子來源、施肥、用藥情況……這不是未來,這是山西已經實現了的智慧農業一個縮影。
種地可以更輕松
安裝了高清攝像頭的滑軌連接起幾條高達4米的鐵樁,攝像頭可以上下左右移動,實現360度無死角實時監測,可視范圍達到120米……這是萬榮縣“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內安裝的一套設備。通過網絡信號傳輸,果農可以從電腦或手機上清晰地監測到每棵果樹從開花、結果到成熟的全過程。
在萬榮縣漢薛鎮南景村的“智慧農業”示范基地。除了高清攝像頭,還建有包括氣象站在內的各類監測傳感設備,實時監測基地的土壤濕度、溫度、風速、雨量等信息,并生成數據傳輸到縣政務大廳監控中心。果農只要下載安裝“智慧農業”電腦軟件或手機APP,坐在家里就能隨時了解果園情況,并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做到科學管理、精細化作業。
該示范基地的果農李根柱深有感觸:“以前,我們判斷土壤濕度全憑經驗,不知道果樹到底缺不缺水、缺多少水,后來運用了一套現代化檢測設備,根據檢測數據科學澆水,有針對性地控制澆水量,一年在澆地費用上就可節省4000多元。”嘗到甜頭的他對“智慧農業”的前景非常看好。
同樣,在山西省動物衛生監督所,“智慧動監”信息平臺大屏幕上,養殖戶的信息、養殖種類、當前存欄量等數據以及附近獸醫的情況登記也是樣樣齊全。有了“互聯網+”,“舌尖上的安全”成為真真切切“看得到”的數據。對于消費者而言,農產品和畜產品變得愈發“透明”是一個福音。
農業可以更智慧
“訂牛奶可以看到養殖場及儲運過程;買肉可以清楚是誰養的、誰屠宰的;一個人可以種一萬畝地,病蟲害可使用無人機組合生物傳感器及影像處理提前感知;可通過機器人采摘水果,并分類包裝,比目前的機器分選增加20%收入;水肥一體化由于智能灌溉技術的應用,節水可達50%以上……”
不僅傳統的農產品借助智慧農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服務對象也從不確定的單個網民,發展為新興農業主體。懂生產、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隊伍正在壯大,農民在保有土地的基礎上,成為產業化工人。
位于定襄縣的山西聚宏恒種植專業社聯合社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聯合社不僅將農戶聚集起來,實現了統一訂單生產、全年供應,而且還按照合作社成員入股比例,將盈余總額的60%對入股農戶進行盈余返還,真正帶動了農民共同致富。
“我們為什么搞智慧農業?就是為了把市民菜籃子的核心問題解決在本地。”聯合社理事長王補紅坦言。長期以來農產品產銷銜接中損失嚴重,僅果蔬類的腐損率就在20%-30%之間,每年損失在千億元以上。如果能種植在本地,不僅降低了運輸成本,也杜絕了市場上為實現長途保鮮而采用的化學手段。
在我省,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正加速形成,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的規模不斷擴大,毫無疑問,智慧農業將成為未來新型農業主體發展方向。
資源整合更有效
近幾年,得益于電商的迅猛發展和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不少原本處于偏遠農村的特色產品逐漸進入城市百姓餐桌。山西省樂村淘農村電商平臺,采用線上線下O2O模式,幫助農民解決“買難、賣難”問題,形成一個閉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全生態系統,農民實現增產創收、致富脫貧。
一些高科技公司也積極投身“三農”領域。在運城市鹽湖區瓦屋農業科技智能植保無人機的生產線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組裝,這架承擔果樹類作業的智能植保無人機,擁有先進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智能手持終端、雷達感知系統和云端數據管理平臺,可以讓果樹類保植作業更加智能和高效。
做為擁有全國唯一的智慧農業系統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李富忠是山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博導之一。以此為平臺,農大參與發起了國家智慧農業聯盟,并成為常務理事單位,同時參與發起山西省大數據發展聯盟。
軟件學院還在參與我省的“農谷”軟件平臺建設,依托自主研發的山西農業大數據中心進行智慧農業的基礎理論研究,核心大數據的獲取、處理與分析,開展基于物聯網的大數據科學研究和我省智慧農業完整解決方案的研究設計。
對于智慧農業,李富忠及許多專家都寄予了期待:未來,農產品的種植、養殖、加工過程與市場流通、消費環節高度相關,高品質、低成本、無公害、有保障、城鄉互動的智慧農業和生態農業圈會逐漸形成,農業發展靠“智”而非靠“天”。來源: 山西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