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潼南:丘陵山區農業轉型“三招棋”發表日期:2017-07-13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2824次在重慶市潼南區鄉村,揚鞭催牛、手扶犁耙耕田的情景已很少見到,各種農業機械的“交響樂”在田間地頭響起。
“以前從沒見過這么大型的拖拉機耕田犁地,原本一整天才能耕完的地,一臺大型旋耕機不到一個小時完事,太給力了。”田家鎮佛鎮村村民黃長明說起如今的變化有講不完的話,“以前務農靠肩挑背磨,辛辛苦苦一年存不了錢;現在給大戶打工,一年輕輕松松賺一萬多元。‘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做了幾十年老農民的我現在才真正曉得什么是農業現代化。”
近年來,潼南區按照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定位和建設規劃,大力培養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農業機械化,強化科技支撐,整合農業資源,探索綠色增產模式,不斷推進農業標準化、特色化、專業化、品牌化、生態化,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新型經營主體破解現代農業關鍵難題
土地大面積撂荒,農民紛紛外出務工,“誰來種”成了擺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大難題。加快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破題的關鍵舉措。
在古溪鎮龍灘村雙億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基地內,成片的油牡丹開得正艷,游客紛紛駐足合影留念。“這片油牡丹基地有3000多畝,但還不到整個基地面積的一半。我還種了3000多畝的檸檬、100多畝的觀賞牡丹。”該公司負責人李金全說起自己的農業版圖時,臉上是滿滿的自豪,“明年我們還將開發3000畝土地,未來這里將成為占地一萬畝的農旅融合產業園。”
農旅融合還不是李金全要做的全部文章,“我們要做的是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以油牡丹為例,李金全準備建加工廠、成立技術部和銷售團隊,實現從育苗到銷售一條龍。“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擁有全產業鏈的農業集團。未來,我們希望可以提供種苗、技術、銷售渠道等多種資源,集合有志從事農業的人共同下活現代農業這盤棋。”
如今,像李金全這樣的新型經營主體已成為推進潼南農業現代化的新動能。
潼南區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促進新型農業生產主體發展壯大,潼南區用活用好購機補貼政策,對全區符合標準的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發放購機補貼。同時,區政府還出臺多項優惠扶持政策,通過提供技術信息服務、人才培訓等措施,鼓勵引導大戶進行土地流轉,積極培育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使之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逐步構建起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目前,潼南區新型經營主體已達5138家,基本形成以農戶為基礎、合作經濟組織為紐帶、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為骨干、龍頭企業為支撐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宜機化地塊整治鋪就現代農業新舞臺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手段和動力。丘陵山區如何實現農業機械化?潼南區探索進行宜機化地塊整治,為丘陵山區現代農業生產提供新的舞臺。
在古溪鎮九嶺村,記者見到挖掘機正揮舞著長臂平整地塊。“以前這里是一片荒山,現在宜機化地塊整治后,這里成了高標準農田。我準備在這片2000多畝的土地上套種果樹和油菜、黃豆等經濟作物,讓荒山變成‘金山銀山’。”重慶市潼南區青源莊農業公司負責人秦大剛說起自己的規劃時,信心滿滿。
順著秦大剛的視線,記者看到,宜機化地塊整治后,原本成片的荒山如今被整理成一塊塊方方正正農田,田與田之間溝渠相連,生產便道遍布整個基地……“田成方、地成塊、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現代農業生產格局在這片土地上已見雛形。
秦大剛的基地只是潼南推進農業機械化的一個縮影。潼南區農機推廣站站長何忠告訴記者,目前潼南正整合部分涉農項目和資金,實施宜機化土地整治項目,使土地由小變大、由亂變順、由山坡變平地、由荒山變良田,整治后的丘陵區域機械化使用率達到80%。
如何在農業機械化上下功夫?潼南選擇積極落實財政補貼政策,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區政府及時兌現財政補貼、項目補助等資金,支持農機裝備結構優化,新增大中型拖拉機、無人駕駛植保機等農業機械裝備;逐步實現由小型農機向大型農機轉變、由粗放式作業向精細化耕作發展,目前全區農業機械化率提高到59.4%。
通過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等方式,支持開展農機農藝技術融合試驗示范片,是潼南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一大妙招。今年,潼南已安排1200萬元資金助推農業機械化發展。目前,潼南正全力推廣保護性耕作、土地深松、化肥深施、高效植保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農業機械化技術,實施機播、機插、機收等技術示范片,其中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等農作物實現了全程機械化。
高標準產業園為現代農業添活力
繼2017年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之后,3月29日,農業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再次強調,要“突出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融合、農戶帶動、技術集成、就業增收等功能作用”,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潼南區作為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正在著力推進要素集聚融合,打造高標準產業園區。
作為重慶市檸檬百億級產業鏈核心發展區,現代檸檬產業園是潼南區重點打造的高標準產業園之一。“我們通過建設檸檬標準化基地、科研和種苗及交易中心、加工產業園、品牌營銷及冷鏈物流體系,培育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產地初加工和深加工,加快檸檬產業多功能融合,推動檸檬產業發展。”潼南區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已建成含蓋崇龕、柏梓、塘壩、太安等鎮街的現代檸檬產業園,連片檸檬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年產量23萬噸。
在位于潼南區柏梓鎮的匯達檸檬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從飲料、食品到化妝品,這里的一個檸檬“榨”出了300多種產品,不僅解決了當地檸檬的銷路,也為潼南發展檸檬產業打下堅實基礎。如今,匯達檸檬作為國內一家集檸檬種植、研發、精深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科技型企業,占據國內檸檬精深加工產品市場份額95%左右。
塘壩鎮金山村的盛田良品桑葚采摘園內,上百個品種的水果桑葚如今已掛滿枝頭。“目前,這些桑葚熟了。來采摘的游客不僅可以直接帶走桑葚鮮果,還能現場制作成桑葚酵素、桑葚果汁、桑葚果醬等產品。”園區負責人張櫪告訴記者,今年園里種植的桑葚達1200畝,品種有168個,“我們的團隊還研發出了桑葚酒、桑葚醋、桑葉茶等多種桑葚產品”,一條完整的桑葚種加銷產業鏈正在這里形成。
近年來,潼南區在做大做強糧油、蔬菜、生豬等傳統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檸檬、桑葚、玫瑰等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不斷提升農業規模化、組織化、信息化、商品化水平,農業農村一體化、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目前,“賜康果蔬”已成為馳名商標,“潼南綠”等著名商標也成為潼南農業一張張響當當的名片。
未來,潼南將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發揮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龍頭作用,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推動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精準農業、精致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發展。潼南區區長王志杰表示,到2021年,潼南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我們將大力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丘陵山區實現農業現代化,讓農民在現代化進程中體會到滿滿的獲得感和穩穩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