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互聯網+”發展現代農業
發表日期:2016-11-23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2670次
近年來,宣城市農業物聯網和電子商務飛速發展。2015年農產品電商銷售額11.2億元,同比增長47%,績溪、寧國、涇縣、旌德、廣德五縣市電商發展指數躋身全省縣域商務發展指數年度十強。預計2016年農產品電商銷售額突破15億元。全市40余家重點農業企業應用物聯網,涉及畜牧、水產、種植以及農產品加工等行業,經濟效益平均提高了20%以上。最近,市政府制定下發了《宣城市“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實施方案》,將在“十三五”期間通過各項措施更進一步促進宣城市“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
(一)農業物聯網建設。目前,宣城市應用物聯網技術發展勢頭較好,共有省級物聯網示范縣4個、省級物聯網示范點10個,示范點農業生產基本實現了環境條件監測數字化、機械設備智能化、生產現場遠程可視化。在全市農業物聯網發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宣城市積極爭取并落實省農業物聯網建設項目資金,部分縣市區出臺政策對農業物聯網應用較好的企業獎補。如宣州區對農業物聯網示范單位給予硬件實際投資50%的獎補;廣德縣對農業物聯網示范點在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整合現代農業發展資金和物聯網建設專項資金重點建設農業物聯網示范點;寧國市2014年整合產業化獎勵資金,對農業經營主體應用農業物聯網的每個獎勵5萬元。
(二)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近年來,宣城市大力推動電商產業和電商企業發展,制定了《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在政策、資金、平臺、園區等多方面予以扶持。各縣市也先后出臺了電子商務扶持政策。農業、財政部門每年積極爭取省財政項目資金支持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支持農業龍頭企業開展冷鏈物流及電子商務配送服務,在市縣重點項目上重點安排,在上報省農業產業化項目上給予傾斜。近年來宣城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如下特點:一是農業電子商務企業發展迅速。如宣州區涌現安徽味嗨天下電子商務公司、安徽未來電子商務公司、安徽龍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眾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農產品電子商務公司,其中安徽龍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構建020經營模式,在微信平臺建成“龍武商城”,建成宣州區名優特農產品線上線下融合的展示展銷平臺,目前平臺入駐單位達到41家,入駐產品種類60多種。寧國市擁有殼殼果、明珍堂、盛世易佰等一批本土電商企業,電商年銷售額達上億元的企業1家、上千萬元的企業5家、上百萬元的企業20余家。詹氏、明珍堂兩家企業被安徽省商務廳確定為2014年安徽省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盛世易佰公司“醉花茗”花草茶被評為2013年安徽省十佳網貨品牌。旌德縣:有各類農產品電商48家,既開網店又開微店的經營主體7家,建立地方農特產品館的2家,O2O一體化企業4家。二是注重地方館建設。市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明確指出“鼓勵電子商務特色館引進電子商務企業銷售本地文化旅游產品(文房四寶)、地方優質農產品”,充分體現了市政府高度重視本地農產品網上銷售,依托各級電子商務特色館為平臺,打破市縣分割,整合各地優質農產品資源,集中銷售。共建立了8家地方館,包括淘寶網特色中國·宣城館和寧國館、1號店特產中國·廣德館和寧國館、旌德縣91農購商城、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旌德館、郵樂農品涇縣館、上街去智慧商超O2O績溪體驗館,合計入駐商家數量852個,2016年上半年網上交易額達到18502萬元。其中特色中國-寧國館于2013年4月12日正式上線,為安徽省第一家特色縣級館,全國第二家特色縣級館。三是注重電子商務和物聯網融合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和農業物聯網發展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宣城市鼓勵農業企業兩者同時發展,目前宣城市既開展電子商務又應用農業物聯網企業25家。四是注重“互聯網+”現代農業重點工程建設。市本級引進總投資6.2億、占地面積203畝的宇培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進駐市開發區;與中國移動安徽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力支持信息產業發展,助力打造智慧宣城。2015年,市委組織部建成“宣城農商網”,為宣城市農民及農業企業提供商務信息。今年開始,宣城市實施《農產品供應鏈平臺建設項目》,擬在“十三五”期間建設一個溝通宣城市及全國農產品銷售批發市場的一個交易平臺,為宣城的大宗農產品尋找出路,充分發揮宣城市的農產品資源優勢,促進宣城市農產品的流通,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交易平臺(電商交易所)建設??兿h四方電子公司等企業采用網上交易與實體店相結合的方式,建設全省首家O2O體驗館“上街去”,并建設四方電子產業園,建成宣城市第一個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科技網倉?!吧辖秩ァ北环Q為農村里的阿里巴巴、城市里的“鄉村世界”。平臺自運營以來,已發展注冊用戶3萬戶,已在滁州、淮南、六安及定遠、金寨等地落地復制。
(三)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建設。2015年,涇縣被農業部確定為安徽省三個試點縣之一,“信息進村入戶”工作正式啟動。2015年12月,縣政府出臺了《涇縣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建設實施方案》并下發至各鄉鎮政府,根據《涇縣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建設實施方案》文件要求,經過認真篩選,確定了在涇川鎮五星村、琴溪鎮馬鞍村、黃村鎮黃村村、榔橋鎮烏溪村、桃花潭鎮龍潭村、蔡村鎮月亮灣村、昌橋鄉新橋村、云嶺鎮栗陽村、汀溪蘭香茶產業聯合體、安徽云嶺星火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等建10個村級信息服務站。農信通公司已多次來人對10個站點進行考察、確定,目前各站點測量、門頭及制度牌安裝工作已結束,辦公桌椅、電腦、電視等已配送到各站點,各項安裝工作已完成。各益農社的工作人員已摸底,下一步農信通公司將對各站點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確保益農信息社順利運行。
(四)利用互聯網等渠道,面向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信息服務。市本級及各縣市區均建成并不斷完善農業信息網,此外,還利用其他互聯網手段更好的服務農業發展。市本級:實現了村級“三資”電算化管理。自2011年來,宣城市實行農村集體“三資”網絡化監管,全面實現了市、縣、鄉三級聯網、三級監管。市級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匯集全市862個行政村,所有的資金資產資源數據和圖片,數據傳輸量大,覆蓋面廣,運行處理速度快。7個縣市區也建立了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96個鄉鎮都成立了“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村級三資由該中心代理并負責錄入到“三資”監管網絡系統,現所有鄉鎮都建立了電子觸摸屏,公開農村集體“三資”情況,方便群眾查詢,接受群眾監督。建成全省首個生豬在線監控平臺,市縣生豬屠宰監管人員通過監控平臺的使用,彌補了宣城市執法力量不足問題,強化了生豬定點屠宰場監管,提高了動物衛生監督部門監管能力。宣州區:區種植業局開通農作物病蟲情報微信公眾號,擴大病蟲情報宣傳覆蓋面。在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中建成宣州區農業投入品監管系統、宣州區農產品安全監管系統。鄉鎮辦事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和相關企業檢測室的檢測數據,實時上傳到監管平臺。廣德:縣畜牧獸醫水產局自行開發并推廣應用的“產地檢疫申報系統”獲省農委肯定并在全省推廣;“病蟲情報預警模式”在農業部組織的統防統治交流會作典型發言;縣農產品質量監管局建立了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已經對30余家重點生產企業、農業投入品經營使用進行網上監督;縣農委聯合二級單位建立了短信平臺,指導全縣做好防災防病蟲害工作。寧國:率先在全省打造了縣級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寧國市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將農產品質量監管、農業執法、專家遠程診斷、農業物聯網、產品溯源、農業咨詢、內部協同辦公等集成在同一個平臺,通過互聯網實現單點登陸、集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