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互聯網+”模式的探索
發表日期:2016-03-02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256次
“今年,我們用市農機局安裝的秸稈還田信息化管理設備,測量的秸稈還田面積比我們人工測量還準,而且還有手機軟件,作業收費量面積也不用象以前那樣,每塊田都要拿著測畝儀繞地走一圈,現在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就能隨時看到我們合作社拖拉機的作業地點、作業速度和作業面積,省工、省時還準確,非常方便!”這是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鎮秀麗農機合作社理事長盧秀麗對筆者說。原來,宿州市農機局開發了基于北斗的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為秀麗農機合作社用于秸稈還田的拖拉機裝上了信息化管理終端設備,并安裝了還田助手APP手機軟件。
秸稈還田面積大 作業管理面臨新要求
宿遷是農業大市,也是農機大市,近年來,全市農業機械化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尤其是隨著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的深入開展,秸稈機械化還田率更是逐年大幅度提高。2012年以前,宿州市年秸稈還田率不足35%,2012年、2013年、2014年還田率則分別達到了49.5%、55%、85%,今年夏季,小麥秸稈還田率更是達到88%。
秸稈還田促進了宿州市秸稈資源的利用,減少了因焚燒秸稈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秸稈資源浪費,培肥了地力,提高了作物產量。為了更好地推進秸稈機械化還田,宿遷市各級政府和農機部門紛紛采取措施,在增加機具數量、擴大還田面積基礎上,提高作業質量。2014年起,省級財政對秸稈機械化還田給予25元/畝作業補助,在此基礎上,宿遷市、縣區及鄉鎮財政紛紛拿出資金進行配套補助。有的鄉鎮還按照還田作業市場價格,對上級還田補助資金缺口部分進行補齊。
這種情況下,如何更好地加強農機管理、更準確地監測還田面積、更有效地監管作業質量?成為擺在農機管理部門面前的一個新課題。以往,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面積和質量核查都是依靠人工。今年夏季,全市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就達到431萬畝,人工進行面積和質量核查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核查的實時性無法保證,而且手工儀器測量也會存在一些誤差。人工統計還田作業面積、監管還田作業質量,已經難以適應秸稈機械化還田的發展需要。
“互聯網+”有效解決監管難題
針對這種現狀,宿遷市農機局積極拓展思維進行方案設計,自2014年起,與江蘇北斗衛星應用產業研究院、中國移動江蘇有限公司宿遷分公司開展技術合作,集成北斗衛星高精度定位、互聯網、信息融合與數據處理等技術,研發了基于北斗衛星的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和農機專用車載導航定位終端設備,開發了還田助手APP手機軟件,在國內率先開展基于北斗衛星的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信息化管理試驗示范和試點工作。省經信委科技成果鑒定顯示:該系統性能、技術水平整體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今年,宿遷市農機局積極爭取市財政專項資金,在宿豫區、宿城區、湖濱新區等12個鄉鎮450臺農機上安裝了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終端和高清攝像頭等信息化管理終端設備,同時,泗洪縣農機局也爭取財政支持,組織安裝200套終端設備。至11月4日,全市試點機具秋季監測水稻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面積已達11.34萬畝。筆者打開管理系統,作業監控、作業審核、作業統計、報表分析等8個功能模塊一并排開,農機總數650臺、在線農機數量273臺、已完成作業面積113440.98畝躍然眼前。
宿遷市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實時采集、處理秸稈還田作業中機械的狀態數據,實時獲取作業現場高清影像,為最終用戶提供作業面積自動統計、作業質量審核、農機實時監控、農機調度引導等服務,實現了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管理的高效率、低成本,提高了管理信息化、精細化水平。
電腦或手機 隨時隨地便捷查看
通過管理系統,車載終端設備能夠實時上傳農機作業軌跡數據和作業時田塊的高清圖片,系統后臺根據農機作業軌跡數據自動計算還田面積,自動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根據管理權限,宿遷市、縣區、鄉鎮農機管理人員及農機合作社等通過管理系統,就可以在任意一臺電腦上查看權限內機具和區域作業數據,進行作業面積和質量核查、作業審核等操作,便捷地進行管理。不僅可以實時查看農機作業路線,及時統計還田面積,還可以通過上傳的作業現場高清圖像隨時核查秸稈還田作業效果。
秸稈還田網上核查時,管理員可以隨時調取任意一臺農機在某一時段、某一區域或某一田塊的作業面積及作業質量圖片,還可以進行作業軌跡回放。與人工核查相比,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面積統計的實時性、準確性、全面性和工作效率。
通過還田助手APP手機終端,可以向農機管理員、農機手、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提供農機作業狀態實時監控、作業面積實時統計、軌跡回放、故障預警等服務,隨時隨地滿足不同管理層次的實際需求。
在與群眾走訪交談中,一位老大爺介紹說,他讓孫子打電話給正在田里作業的兒子回家吃飯。孫子打開手機看了看,告訴他說正在回家的路上。原來他孫子通過還田助手手機APP對他兒子駕駛的農機實時位置和行駛速度進行了查看。一位農機合作社社長幽默地對農機手說,有了這個法寶,現在我農機管理不用煩了,作業面積不用人工量了,也不用擔心你們偷懶了。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及還田助手手機APP的實用性和便利性得到充分體現。
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精準度高
在今年夏秋兩季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過程中,宿遷市農機局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開展了管理系統精準度測試。一方面對作業面積、作業質量關鍵指標等進行監控;另一方面也選擇了一部分安裝終端設備的農機進行軟硬件兼容性、系統穩定性、設備可靠性、測量準確性等跟蹤監測。
測試結果表明,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田塊識別率達100%、田塊面積測算平均誤差3.14%,而且地塊越大、精度越高,進一步驗證了系統的精確性和穩定性,達到了預期設計效果。一位農機手告訴我們,人工測量面積時,手拿皮尺或者測畝儀,沿著地邊界進行測量,怎么量都會有一些測量邊界與實際作業邊界不吻合造成的誤差,農機局管理系統自動統計的還田面積,比自己人工測量的數據還準確。
根據市農機局工作安排,今后一段時期,全市農機局將進一步完善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面積測量、統計分析、機具實時監控以及預測發布等功能,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扶持,擴大試點區域和應用范圍,不斷滿足農機管理部門、農機合作社、種糧大戶、農機手等對農機作業的管理要求,進一步推進農機管理向信息化、精細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宿遷市農機局開展基于北斗的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信息化管理研究試點,積極探索高精度導航定位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中的應用,推動了農機管理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有效解決了農機作業管理中遇到的新問題,實現了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管理的高效率、低成本,提高了農機作業管理信息化、精細化水平。